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崔爱国 马学武:“鱼窝棚”的扶贫情怀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7月27日 浏览:2855 原创



刁口,始称“鱼窝棚”。

一九三八年,黄河尾闾改道,在故道河口处形成了一个时有大鱼出没的天然良港。渔民们闻讯而来搭棚造舍,靠钩钓作业且鱼获颇丰。鱼贩们也纷至沓来,故道河口逐渐形成繁荣一时的“钓口海铺”。

这就是刁口乡的前身。

刁口乡,利津县北部一座濒临渤海湾的渔业小镇,是远离县城七十余公里的一块“飞地”。

民间戏称:利津的阿拉斯加。

一九九六年夏天,一个不满二十周岁的年轻小伙,背着简单的行嚢,一头扎进这片天水广袤、地阔人稀的退海之地。

小伙叫许智慧,一扎,就是二十四年……

二〇〇一年初春,年轻帅气的魏栋梁抛下热恋中的爱人,也踏上了这片万物复苏的土地,至今近二十年……

二〇〇九年冬月,而立之年的武艳军从利津重镇盐窝调入刁口乡,至今十一年……武艳军的妻子依然记得,那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因为长期见不到爸爸,经常半夜哭醒,吵着闹着去找爸爸。

故道沧桑,国运巨变;民族复兴,脱贫攻坚。

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在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不再年轻的他们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脱贫攻坚这份沉甸甸的担子,跋荒涉滩,走村入户,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掌握第一手材料。

只有找准病根子,才能开好药方子。

扶贫“三人组”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用双脚丈量着乡辖二百多平方公里的滩涂,了解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通过摸排走访,最终有8户15人建档立卡。虽说基数少,对扶贫干部的要求却更高——该乡贫困户大部分属老弱病残,帮扶任务更烦琐,更需要他们有专注的耐心、细致的关心、坚定的信心。

当地群众多以务农为主,没有产业支撑,收入上不去,有些贫困户年龄偏大,干不了重活累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群众脱贫致富也缺资金、缺技术、缺思路。

摸准了“病根子”,乡里开出了引导村民发展肉牛、肉鸭养殖及青贮玉米、大豆种植的“药方子”。

为了让“药方子”充分发挥药效,扶贫干部们经常跑到村里与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促膝长谈,邀请养殖大户向贫困群众分享养殖经验,极大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为保证产业顺利发展,乡里投资六十余万元修建疏通农田排水沟渠二十公里,并自渔民村北至桩埕路修筑六公里土坝,提升风暴潮防御能力,确保农田排涝畅通,减少了群众损失。

收入稳定了,做好兜底是关键。要“兜”就“兜”住每一个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给脱贫攻坚战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许智慧,你扶贫扶傻了!电话也打不通。说好的你去送儿子上学,你人呢?”电话里传来妻子愤怒的责备声。

“媳妇,实在对不起!有一家企业需要一个门卫,我抓紧去和人家协调,尽量让段大爷去……孩子我委托邻居了,你就放心吧!”

“段大爷,段大爷!是段大爷重要还是你亲儿子重要,你这就快和这个家断了……”没等妻子说完,许智慧匆忙挂断电话,久久凝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田野,眼里埋藏着深深的愧疚。

许智慧的儿子正阳已进入高考的冲刺阶段,紧张的学习节奏和压力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的呵护和关爱。而此刻,脱贫攻坚也吹响了决战前的号角。

海铺沙场进进出出的工人和司机师傅们都认识一个叫段树堂的门卫,他就是许智慧电话里说的段大爷。七十四岁的段大爷整日乐呵呵地和过往的人们打着招呼,每天早起晚睡,坚守岗位。他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这是扶贫干部们通过多方协调,创造性地以增设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为困难群众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不断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这使得本已蜗居寒舍生活颓废的老人又燃起了对生活的期望。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不但使段大爷老有所养,更使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这个岁数,就是能下力气的人都不好找活干,现在政府给找了这么轻松稳定的工作,我一定认真干,自己养活自己,也不亏人家许主任的一片苦心啊!”段大爷逢人就说。

七十四岁的渔民村村民李秀荣老人又在悄悄地流泪了,手里攥着一张魏栋梁的照片。自从离开村子和在广饶务工的儿孙同住,老人每想起这个和儿子一样的扶贫干部,就拿出照片,一边抚摩一边落泪。

李秀荣老人患有慢性病,但在广饶当地住院、诊所拿药都不能享受医疗优惠。魏栋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人享受到医疗优惠政策。

他养成了每周给老人打电话的习惯,问问老人药还剩多少、需要买什么、什么时间方便给他送去。平时工作繁忙,刁口乡距广饶县路途又远,魏栋梁便抽周末时间上门给老人送药。老人过意不去并多次劝阻,魏栋梁说:“现在交通方便,借着送药的机会,正好也来看看您,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说,我想办法解决!”

“哥哥,你在哪里了?咱妈突然晕倒,刚打了‘120’,你赶紧回家啊……”妹妹抽泣着急促地挂了电话。

此刻,魏栋梁刚刚驾车路过小清河大桥,行驶在赶往广饶县的公路上。今天送药是提前和大娘约定好的。魏栋梁心里突然涌出一幅画面:大娘消瘦的身影伫立在门口,翘首盼望着……画面闪过,他一脚油门,车继续向着被泪水模糊了的前方疾驰。

每一个奔走在扶贫一线的扶贫人都有一段或许多这样令人动容的经历。

刁口乡通过推进贫困户残疾认定、保障医疗优惠,使全乡贫困户享受到了低保或特困等相关政策。

八十多岁高龄的渔民村贫困户薄虽山崔秀英夫妇乔迁新居了。

村民们闻讯纷纷赶来祝贺,帮抬家具。在人群中有一个跑前忙后搬抬家具的身影,他就是刁口乡扶贫干部武艳军。

两位老人原来住的房屋毛病不少,一旦连日阴雨,常出现漏雨的情况。为改善二老的居住条件,武艳军积极奔走,帮他们联系专业施工队改造房屋,并为他们申请补助资金1.6万元用于房屋改造。施工期间,武艳军几乎全天盯靠老人家中,既监督施工,又给老人忙前忙后,生怕因为施工影响到两位老人的正常生活。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负责任的好干部,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搬新家!”住进干净整洁的砖瓦房里,薄虽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握住武艳军的手说。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武艳军的父亲其时已重疾住院两月有余,却因扶贫责任在肩极少陪护。

为保证渔民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给贫困群众一个温暖的家,刁口乡为全乡8户贫困户进行了房屋情况鉴定,室内墙壁粉刷和入户道路维修。

三个人,三面党徽,三颗赤心,三面镜子;是全乡全县乃至全国扶贫人的最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役,绝不能在脱贫路上漏一户、掉一人。刁口乡广大党员干部以众志成城之势,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